2021年3月份,美国老牌的游戏平台roblox上市,把尊龙凯时ag旗舰从一个二十多年前的概念中发掘出来,并定义了元宇宙的八大要素:身份、朋友、沉浸感、低延迟、多元化、随地、经济系统、文明。上市当天,股价暴涨,市值高达450亿美元。从此,元宇宙就进入了越来越多资本的视野,受到了持续高涨的关注。2021年10月29日,facebook宣布更名为meta,专注元宇宙,这一概念的热度迎来了新的高潮。
那么,元宇宙到底是什么?z世代又怎么看元宇宙?这是去年8月我们和几位标准的z世代嘉宾展开的一次讨论。
# 嘉宾介绍 #
卜易:能力一般、水平有限的出版界新人,偏爱用过去解读当下的乐子人。
然君:从广告学进阶到新闻传播学的在读研究生,冷静的学术研究也压制不了广告人的热泪盈眶。
vic:目标是成为神奇宝贝大师,现状是苦苦挣扎的打工人。
米其林炒饭(主持人):差点就不是90后,游戏玩家,广告从业者。这是一个游戏id,用在这个话题的讨论里再合适不过了。
01
你所理解的元宇宙是什么?
卜易:几十年来,元宇宙类似的概念一直存在,只不过现在用“元宇宙”来形容它。我认为元宇宙就是《黑客帝国》里通过插管进入另一个数字世界。
然君:我理解的元宇宙是,所有真实的人和可能被创造出来的数字人,以及一些虚拟形象全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。比如说,大街上迎面走来的可能是一个数字人,可能是一个动物形象或卡通形象,甚至是某些品牌的虚拟形象。我们跟他们是一种共存的状态,不会去讨论各个角色之间平等与否,这是一种生活的常态。
vic:聊到元宇宙,我第一反应是,这是个二次元吗?二次元囊括整个虚拟世界,可以在里面进行活动。元宇宙更像是把虚拟的东西投影到现实生活,并进行交互。
米其林炒饭:我对元宇宙的认识是从影视作品中启蒙的,从《黑客帝国》到前几年大火的《头号玩家》。我想象中理想的元宇宙跟《头号玩家》的世界比较像,它可能是互联网下一个更高级的形态。现在的互联网就是一个个围墙花园,是手机上的一个个app,你要管理游戏、使用应用,就得进入这个围墙花园,这是一个有中心的东西。而元宇宙是去中心化的,所有的围墙花园都打破了围墙,我可以从一个围墙花园跳到另一个围墙花园,从一个app跳到另外一个app,我在体验上是连续的、没有任何隔阂的。一个重要前提是,大家要有一个统一的身份,并且以这个身份进入不同的围墙花园,不像现在登录不同的游戏都需要注册不同的账号。那个时候,我们的账号是统一的,形象也是统一的,就像是虚拟世界中另一个真实的自己,像是互联网的大同社会。如果元宇宙发展成熟的话,它不会是另一种生活,而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片段,可能占很大的部分。比如参与上课、教学这些活动,大家都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,你必须把自己沉浸进去,没有办法抽离出来去完成现实中的其他事情。
02
现在很多公司和平台都在谈元宇宙这个概念,你觉得那真的是元宇宙吗?
卜易:我觉得他们有些是在蹭热度。扎克伯格在2020年提出,facebook要在五年左右过渡到元宇宙公司。结合它当时被美国政府以反垄断起诉、股价下跌的背景,夸下海口很可能只是借元宇宙的噱头提升股价,为了给新收购的vr头盔打广告。2021年4月,英伟达召开gtc线上发布会,其中14秒时间用虚拟形象替代黄仁勋本人,大家都没有发现,一些营销号就把英伟达推上了元宇宙的风口。因为英伟达是做gpu的,确实是元宇宙产业相关的重要部分。
vic:我觉得腾讯和字节跳动做的元宇宙不是真的元宇宙。每个游戏都有侧重点和局限性,不可能达到元宇宙的所有要素,如经济系统、文明等。普通的app、游戏,你可以在里面完成任务、赚钱、社交,可以发掘一些价值,但都不够完整。
然君:现在这些公司做的还是原有的业务,引入元宇宙的概念,只是为了开拓新的发展契机。元宇宙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技术集群,包括网络算例技术、电子游戏技术、显示技术、区块链技术,依靠两三家公司之间的合作是很难实现的。因为成本太高,距离太远,没有人敢去冒险,也不会真正落地。
米其林炒饭:我的观点跟你们类似。为什么现在资本热衷提这个词呢?因为元宇宙是很有吸引力和想象空间的。有人把元宇宙整个产业分为七层,每一层都关乎很多公司,一旦这个概念起来了,这些产业都可以起来。第一层是基础设施:5g、wi-fi技术、云计算、芯片、gpu、内存、新材料等。第二层是人机交互:手机、智能眼镜、可穿戴设备、触觉、首饰、声音、神经层面的输入输出等。第三层是去中心化:边缘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微服务、区块链等。第四层是空间计算:3d引擎、vr、ar、sr、多任务处理、ui用户界面、地理空间映射。第五层是创意经济:设计工具、数字资产市场、工作流、商业。第六层是探索:广告、网络、社交、策展、排行、商店、代理商。第七层是体验:游戏、社交、电子竞技、影音等。越到下面就越低级,也越来越靠近消费者。比较明显的一点是,目前炒作元宇宙概念的全都在最浅的体验层次。
03
你期待元宇宙吗?为什么?
vic:我觉得元宇宙有好有坏。如果可以把人的意识投入到虚拟世界,就能弥补遗憾,得到期待的结局,对于残疾人就相当于重生了。但问题是,在元宇宙里人们是否有自控能力?因为一旦投入非常理想的虚拟世界,享受着美好生活,人们便不愿回到冰冷的现实。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,都很难被管控。此外,元宇宙的正常运行,对硬件和软件都有一定要求,不知是怎样的价格,但我觉得不是人人都买得起。到时候可能会分为氪金玩家服务器和平民服务器,有条件的选择高清流畅的世界,没有条件的只能选择模糊卡顿的世界。越是先进的技术越容易加强阶层的固化,越是垄断型的资源,资本的控制会越强势,越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平等,谁掌握了资本、掌握了数据,就掌控了世界。
然君:我对元宇宙的到来持消极态度。人们对于一些完全无法掌控的事物是怀疑和恐惧的。就算它确实有很多好处、给人们更多选择,但随着新世界的到来,未知的风险也随之出现,在新规则确定之前,这个协调与平衡的过程是很困难的。
卜易:我不排斥元宇宙的诞生,但也不好说元宇宙的利弊。因为元宇宙的诞生一定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,而生产力进步是历史的必然。元宇宙诞生以后,人类自然会找到出口,我们现在完全属于替未来担忧,杞人忧天。
米其林炒饭:我短期内对元宇宙也是不期待的,因为我觉得它不会达到令人沉浸的终极效果。对人类文明而言,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一方面,硅基的东西全都是有寿命的,如u盘、固态硬盘这类硬件,如果我们以数字的形式保存文明,那未来考古学怎么办?或者经历一次大战,大范围长期的停电,可能所有东西都没了。另一方面,如果人们过于依赖数字,没有人去做基础的工作,发展基础技术,5g、通讯、能源等基础设施瘫痪以后,数字文明也会随之消失。所以,我们的星辰大海到底是什么?是《星际迷航》的世界,还是应该像《头号玩家》的世界,这是一个问题。
04
元宇宙离我们到底有多远?
vic:元宇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。
然君:元宇宙就像大同社会一样远。
卜易:元宇宙就像是在地平线上,看得到,却永远也到不了。所有能够想象的公司做出来的元宇宙,都是对元宇宙的拙劣模仿或投影,而不是真正的元宇宙。
米其林炒饭:元宇宙看起来很美好,但它永远都只能停留在概念上,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资本、竞争、利益纠葛,就会有中心化,元宇宙就不可能会成立。或许某一家做出一个大型的地球online游戏,你可以在里面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,创造你想创造的东西,但那种开放的、没有边际的、像真实世界一样无限连接的元宇宙,恐怕是永远不会来的。
05
设想一下,在所谓的元宇宙里,广告的形态是怎样的?
vic:现在的广告基本是通过文字、图像、视频的方式去呈现,通过媒介去影响人们对产品和品牌的感知。在元宇宙中,通过低延迟、沉浸感、随地体验,给人更直接的感受,可能到处都是影像,你可以一边走一边接收信息,文字和阅读的东西就会很少。比如,你想试穿一双鞋子,脚踩到这双鞋子的图像上,鞋子立马就穿到了脚上,或者立马得到了真实试穿的触感,鞋子是否合适、舒适度、搭配建议也会通过数据反馈过来。所以,元宇宙的广告更容易被揭破骗局,花里胡哨的铺垫和所谓的神秘感都不存在了,用户完全可以直接体验,只要试一下,就知道喜不喜欢。
然君:以前是花钱打广告,之后是花钱关掉广告。当广告的形式超越想象的丰富,发展到一个极端,会不会没有广告?环境里充斥着广告,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,成为元宇宙的重要程序和必要设施,只是没有人再提“广告”这个词了。
卜易:我不太同意广告会完全被取消的说法。因为广告并不单纯地介绍产品,有时候是一种信仰、是品牌的影响力。我觉得广告可能会回归原始,做深层次的广而告之。一个很大的海报挂在眼前,或者把叫卖的吆喝声直接投放到人们的耳朵里,每天醒来,自动播放广告,你要付钱才能关掉。因为生活在元宇宙,从小就有详细精准的数据画像,每个人都无法逃脱量身定制的针对性广告。
米其林炒饭:如果真如然君所言,元宇宙和大同社会一样远,那它到来的时候必然已经是大同社会了,那么这些广告能给我们造成困扰的问题应该都没有存在的基础了。我们不如期待一下这样的元宇宙和这样的社会早日到来吧。